已满i7点此进入i3_91精产品一区永久免费下载_蜜桃成品人漫画入口蜜芽

今日推荐

周建新 王燕妮| 群众文化视角下中华民族故事叙事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24浏览次数:492文章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故事的内涵丰富,呈现出多元性与一体性、依存性与独立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复杂特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要在准确理解并把握其内涵的基础上,寻找与之高度契合的叙事逻辑和叙事策略。凝结各族群众智慧的群众文化与中华民族故事同源同脉、共促共进,二者在叙事上不仅互为基础还可以彼此成就。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要立足各民族群众对故事的文化需求,传承并创造性使用民族文化资源,加大讲述民族故事的理论阐释,共奏全民族叙事大合唱,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关键词:群众文化;中华民族故事;叙事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故事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资源,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着五千多年各民族“多元一体”的交往史、交流史、交融史,展现着党的全面领导下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鲜活实践。用心用情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串联历史与当下、打通地域与空间,是大力宣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故事归根到底是中华民族各族群众劳动实践的创造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这个角度讲,群众文化和中华民族故事有着天然的统一性,因此,从群众文化视角去认识、理解、讲述中华民族故事,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有理论创新价值。


一、中华民族故事的内涵与范畴


“故事”作为日常话语,尽管在人们生活中频繁出场,但长期以来,受西方叙事学理论影响,其通常被理解为“按照实际时间、因果关系排列的”“能引起人们兴趣的情节性较强”的事件。然而,“故事”一词并非近代西方理论舶来品,其在中华文化历史中有迹可循。汉代开始将“故事”作为历史概念频繁使用,其在记载政治和法律的史书中指制度和章程,在史传文学中指客观真实的历史事件。明代时期,“故事”向文学概念转变,与人们日常精神娱乐活动相伴出场。近代以来,新文化先驱们提炼倡导并强化了“故事”作为一种叙事文类的公众印象,促使“故事”从生活化的日常形态向学术体系转变,关于故事的学理研究由此建立。可见,在中华文化语境下,“故事”不仅包含人类社会叙事艺术的普遍性,还凸显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与独特文化性格。


(一)中华民族故事的内涵探索


中华民族故事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相伴相生,并呈现出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叙事的独特内涵,主要体现为以下的“三个统一”。

一是多元性与一体性的统一。一方面,中华民族故事体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另一方面表露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守。中华民族故事的多元性在内容上表现为故事主题与载体的丰富,故事带有本民族文化符号,如布依族的“竹”、阿昌族的“象”、壮族的“青蛙”等;表现形式除了诗歌、笔记小说、戏曲、史书、舞蹈、绘画、口述历史等,还有祭祀、歌会、赛马、传统体育等。这些故事主题多元和表现形式多样的基础是各民族生存空间的差异性。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治理制度和文化习俗一直是中华民族故事的鲜活内容。

如果说各民族故事的内容及形式是“向外发散”的,那么其主题内核是“向内凝聚”的,呈现出强烈的一体性,即各民族起源的同根共生,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的共同意志,以及追求民族和谐共生的共同愿景。各民族的上古神话都不约而同流露出中华民族本为一体的最初集体记忆,如哈萨克族的《造物主创世》、布朗族的《兄妹成婚》、阿昌族的《遮帕麻与遮米麻》等。从合目的性和事实结果考虑,农耕文明对和平的诉求、渗入人们生活的大一统制度、维系社会稳定的周礼促进了中华民族一体性的延续。以天下统一为大,不仅是我国历代帝王的重要执政理念,也是中华民族故事一以贯之的主旨,更是各族人民人心所向的崇高价值追求,它促使各民族在文化习俗不尽相同的现实中仍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品格,决定着中华民族必将走向凝聚力强和认同度高的命运共同体。

二是依存性与独立性的统一。这指的是中华民族故事在创作场域的空间和文化品格呈现上的一脉相承。中华民族故事依存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和思想根基。古人将中华民族观念建构与儒释道思想传承教育高度结合,突出其伦理纲常、教育价值、文化习俗等“工具性”。今天,对中华民族故事的讲述和研究要还原故事主体依存的社会文化语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整地理解其深层含义。

同时,中华民族故事又是相对独立的存在,这种独立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动自觉地讲述态度和意志。不论古今,无论是在田间地头劳作的闲暇时光,还是在红白喜事的热闹氛围中,抑或是在夏日夜晚乘凉的庭院、冬日围坐的炕头,人们总会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讲故事,并对这些故事进行分类命名,如“笑话”“瞎话”“传说的事”“顺口溜”等,这体现出中华民族对故事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自主的理论创新。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故事研究进入学术转向的新阶段,逐渐被纳入民俗学、文学等学科的视野,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架构。这套体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和中华民族话语体系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学理论矩阵,彰显了中华民族故事理论研究的创新精神。三是独立内蕴的文化品格。中华民族故事不仅拥有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标识,而且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着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不被其他民族所主宰和左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这正是中华民族故事独立文化品格的生动体现。

三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这指的是中华民族故事精神内核的历史延续性和历久弥新的高度统一。中华民族故事的继承性即故事内蕴的民族精神流传至今未曾断绝,是中华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精神食粮。中华民族故事不断流传的过程涵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铸牢、共同体体系逐渐趋于坚固的历程。如彝族的《爱国土司奢香夫人》讲述了彝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交融的故事,苗族的《项从周的传说》讲述了项从周带领苗、瑶、壮、傣、汉各民族奋力抵抗法国侵略军的故事,其中蕴含的创新进取不守旧、团结统一不分裂、爱好和平不争霸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中华民族故事的创新性是指中华民族故事是一个开放活化的系统,其伴随不同民族文化发展和时代进步常讲常新。“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也不断推动故事自身的创新。当一个故事在不同民族间传播时会融入本地民俗、个人情感及生产生活经验,从而实现文化的共享共生和创造性转化。如苗族亚鲁王故事中包含了“秦始皇”“孟姜女哭长城”等内容,贵州屯堡山歌的唱本嵌入了群众对当下新生活的歌唱。这些创新表达不仅体现了各族群众的集体智慧,更源自包容的民族品格。中华民族在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共通共生的民族品性,“三生万物”“厚德载物”“常宽容于物”等思想促使中华民族故事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创新。


(二)中华民族故事的范畴边界


中华民族故事是中华各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化瑰宝,是人民群众生存、生产、生活方式的生动体现,也是思想情感的深刻表达。然而,中华民族故事的范畴却常常被误解为“民族地区民间故事”或“中华民族题材故事”,抑或是这两者的简单拼凑。需要厘清的是,民族地区民间故事是广大民众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文化情境下,依靠集体智慧创作的反映社会生活现象和民众情感的故事。通过某一地区的民间故事,我们可以一睹该民族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面貌,了解民众的社会生活状况。中华民族题材故事则是将故事主体框定在某一具体民族身上,着重描述其族群和地域发生的故事。

显然,中华民族故事的范畴远不止于以上两种类型,它有着更为广阔的边界。基于多元一体的历史和时间逻辑,它涵盖了中华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英雄史诗、寓言、笑话、歌谣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整体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追求和精神风貌。

中华民族故事的叙事背景丰富。“故事”是特定人群出于特定理由在某一时代形成的一种“文化建构”或艺术想象,根植于更深层的信念结构,并随着文化的转向演变为多样化的故事形式。从叙事角度看,民族地区民间故事和中华民族题材故事强调其故事主体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俗文化背景,而中华民族故事不仅包含了这些客观和独特的文化背景,还是古代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文化交织交融的产物,各族人民采用多种叙事视角、叙事话语和叙事符号来讲述故事,并形成关于中国历史和现代的所有讨论、叙事和表达。

中华民族故事的叙事范围具有多样维度。在时间空间维度上,民族地区民间故事和中华民族题材故事多倾向于叙述过去时空内发生的、虚实结合的事件,旨在“以史为镜”。中华民族故事不仅包含已经发生的或者虚构的事情,还包含还原历史、反思当下与锚定未来的故事。从文化角度看,中华民族故事是发生在中国地理场域的关于中华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故事,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塑造着国家形象、民族形象、人民形象。在标识性概念上,中华民族故事不仅包含各民族民俗、文化、制度、生活等概念,还包含许多新的标识性概念,如“共同体”“一带一路”“新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等。

中华民族故事的叙事语境宏大。从政治角度看,讲述中华民族故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成果,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信之基。在新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已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党的民族工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相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故事不仅能够统合民族地区民间故事和中华民族题材故事的政治功能,传承民族风俗知识,完善民族地区基层治理,还承担着将我国民族工作成果及思想观念推介到全世界的时代使命。

厘清中华民族故事的概念内涵与范围特征,明确中华民族故事的研究框架与文脉方向,尤其是从文化叙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故事,涉及中华民族的主体性认知、生活审美特征、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性表达等多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迈出了这方面探索的第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开展理论探索,以构建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


 二、发展群众文化与讲述中华民族故事高度契合


讲述中华民族故事,是一个全方位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与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同频共振。发展群众文化与讲述中华民族故事,二者的目标高度一致,这是双方共促共进共发展的政治逻辑。从艺术规律上讲,二者都强调叙事主体自我认同,叙事逻辑清晰,叙事内容全面、客观、立体、生动,这是双方互动共生、相互成就的文化逻辑。从当前的社会实践观察,二者在社会认同、民族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承担着共同的使命,它们不仅要赓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还要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同时要凸显我国民族工作的制度优越性及丰富的实践成果,这是二者彼此契合的时代逻辑。政治逻辑、文化逻辑和时代逻辑的高度一致,为二者的交叉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


(一)政治逻辑的一致性


讲述中华民族故事和发展群众文化,都承担着重要的政治使命,“对上”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对下”要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所以不仅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还要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

二者共同肩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故事和群众文化在解放思想、发动群众、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下,二者共同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使命。更为重要的是,以群众文化视角讲述中华民族故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叙事逻辑,能与目前主流的、自上而下的宏大叙事实现“双向奔赴”,形成叙事循环。群众文化“既是一种随时随地可见的文化现象,也是任何个人、集体、民族都身在其中的生活空间;既是各类人群都深入其中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成体系、成建制的强大社会机构”,其于生活劳作中萌芽,于各民族交流交往中兴盛,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文化独特性。

二者共同服务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离开了“人”,中华民族故事就失去了根脉。这里的“人”不仅包含创作故事的人,还包含听故事的人。随着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活动的开展,国家对故事创作、传播和更新等各环节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直线上升,群众文化锻造的“民间艺人”是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创作人才、研究人才、教育人才等。群众文化亦能滋养更多听得懂、喜欢听中华民族故事的人。故事的听众均来源于群众,而听众的生存生产生活环境又必须植根于中国的实际,包括文化基因、民族传统、宗教信仰等,也就是说,群众文化的变化直接影响中华民族故事听众的趣味变化。

群众的意见表达随着技术与媒介的发展而“人声鼎沸”,这影响着中华民族故事的听众,也影响着中华民族故事从创作到传播的全过程。

二者共同服务于各族群众的生存生产生活实践。讲述中华民族故事和发展群众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定群众的生活信念、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其一,二者的目的是让各族群众过上有理想有追求的生活,这既是题中之意,也是奋斗的方向和目标。其二,二者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华民族故事和群众文化的传播方式、呈现方式随着人民群众审美标准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其三,二者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使各族群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民族自信,是二者的价值追求。


(二)文化逻辑的一致性


从文化艺术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故事是中华文化的叙事表达和话语呈现,属于群众文化的外延范畴。

创作生产源头都是各民族的生产实践。它们都在各民族生产劳动中发生、发展和传承创新。“群众文化是古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渗透于各个时代世界各地民族的生活、生产活动之中。”中华民族故事亦如此,它在各族群众的劳动实践中发芽成长。在劳作中自娱自乐、在生产中享受生活是创作的出发点。二者无论进行什么样的修辞或表达,最终都回归到各族群众的精神生活当中,被广大群众接受、吸收、传播,如《四季生产调》教哈尼人耕种,《猎歌》教柯尔克孜人驯鹰,流传于东北林区和新疆地区的“哈腰挂号子”则传递了集体抬木技巧。

创作生产主体都是各族人民群众。从创作生产主体来看,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是中华民族故事和群众文化的创作生产者、接受者和传播者。它们作为生产生活知识与群众精神活动的成果,被各族群众展示和传播,并接受各族群众的检验和批评。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只有人民群众接受才算完成创作生产的全部流程,也只有被人民群众肯定,才能实现其艺术价值”。中华民族故事和群众文化展现了各族群众的集体智慧和首创精神,服务于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创作生产素材和材料都源自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故事和群众文化依托的是中华大地上各类优秀的文化资源。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任何艺术创作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及民族传统都有密切关联。”⑩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和作为“宝贵的政治资源和精神财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二者创作生产的肥沃土壤和资源宝库。哈萨克族的劳动歌谣《织毯歌》、藏族故事《藏族军民江孜抗敌》、蒙古族故事《抗日英雄李森》、侗族故事《长发妹》等,都是各族群众文艺活动的真实写照,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故事“有的发展成为主流文化艺术样式,有的发展成为专业文化艺术”,有的成为面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形象的优秀载体,如综艺节目《中国民歌大会》《乐队的夏天》,对民族史诗进行二次创作形成的“柔性援疆”舞台剧《英雄·玛纳斯》等。


(三)时代逻辑的一致性


讲述中华民族故事与发展群众文化都需要根植于时代,与时俱进并与时代同频共振,其背后是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与国家诉求的良性互动。二者相互支撑,为时代颂歌、时代声音提供重要依托。

群众文化为中华民族故事提供文化土壤和艺术土壤。群众文化形成的特殊“文化场域”,对中华民族故事的生成、传播和再创作的影响很大,有时其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如在西北戈壁和西南水乡两个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中华民族故事的艺术特色表现出粗犷豪放与温柔甜美的巨大差异。同时,中华民族故事的内容、形式、功能等通常是群众文化发展成就的最直接呈现。如革命年代延安轰轰烈烈的群众文化运动中,反映各民族群众文化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作品包括新秧歌剧《兄妹开荒》、新历史剧《逼上梁山》、新诗歌《王贵与李香香》、新小说《小二黑结婚》等。

中华民族故事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群众文化是人群共同劳动、生产的产物,它既是当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后世文化艺术的源头。”在中华民族故事出现之前,群众文化早已存在。各族群众需要通过类似“故事”的东西来满足知识需求、教育需求和审美需求。被赋予具体呈现形式的中华民族故事是对群众文化需求的回应,构成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故事帮助各族群众了解多样的群众文化,进而提升各族群众的艺术素养。中华民族故事作为一种传播载体,为群众文化提供了一条“由非专业向专业,由草根向精英、由地域向全局传播的可能的道路”。在此过程中,一些内容优质的中华民族故事中蕴含的精神内核、艺术价值、审美趣味被传递给广大群众,这在客观上培养、引导了各族群众的价值观念。

中华民族故事凸显了群众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作为国际传播重要载体和形式的“故事”逐渐集中于书面文学、短视频语言的共情表达。罗兰·巴特在《叙事结构分析》中指出:“叙事是国际性的、跨文化的。”?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与发展群众文化一样,都需要关注政治逻辑、文化逻辑和时代逻辑,寻找恰如其分的叙事主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生活需求。因为直接面向社会每一个个体,发展群众文化和讲述中华民族故事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本质。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复杂、媒介技术如何多变、故事讲述方式如何多样,二者蕴含的人民性是其不变的法宝和灵魂。


三、中华民族故事的叙事策略


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不仅关系到故事“何以表达”的理论问题,更关系到故事所蕴含的思想“何以价值化”的实践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叙事旨归,突出“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这必然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要让每一个群众都能切实感受到中华民族故事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内涵。


(一)深化理论创新,构建中国自主的民族故事叙事理论


如何构建叙事理论是讲好讲透讲清中华民族故事面临的首要问题。只有厘清谁来讲述、讲述什么、讲出何种效果这些基本问题,才能让中华民族故事常讲常新。因此,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既需要实践创新也需要理论突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切身实践,投入到故事的创作、传播当中,也需要学术界投入力量去构建立足中国大地的中华民族故事叙事理论。

一要培育讲述中华民族故事的人才。要形成中华民族故事大合唱,需要不拘一格发掘讲故事的人才并将其培养成专才通才,要做到“三通”:一是疏通专业人才培养的进口与出口,二是打通非专业人才与专业人才的晋升渠道,三是畅通行业内人才与行业外人才的流动渠道。在具体培养过程中,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培养中华民族故事讲述人才首先应加强价值观内核构筑与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义利观和大历史观。此外,还应注重因材施教。既要培养复合型、国际型的高端人才,又要培养懂专业、重实践的实操型人才,以高质量人才矩阵支撑中华民族故事的高质量讲述。

二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故事的精神内涵。中华民族故事“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世代相传的据以认识、解释一切现象和行为的规则和理由,是人们通过美的路径寻找并实现快乐、见识、道理、幸福等的载体”1。中华民族故事既包含了人民群众显性的自觉认知,也蕴藏着隐性的深层内涵,后者正是理论研究的重点。显性价值容易被群众理解和表达,而隐性价值的实现则需要研究者扮演传译者或启发者的角色,综合分析各民族群众的行为和心理,激活他们的思想。

三要构建中华民族故事的自主知识体系。相较于丰富的讲故事实践,对中华民族故事的理论研究目前仍显薄弱,多以政策解读和套用西方理论为主,缺乏扎根于本土实践的理论资源,体系也不够完善。为此,应着重从以下3个方面构建中华民族故事的知识体系。首先,要打破壁垒,促进合作,鼓励群众、研究者、机构等多方主体开展紧密合作,打破学科、地域、行业等界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中华民族故事研究的深入发展。其次,要融会贯通,构建整体认知,综合多学科研究成果,将这些成果转化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要重视故事研究的本体性,从中华民族故事的起源、发展、传承、演变等角度进行深入探究,构建中华民族故事理论体系的完整框架。最后,要勇于创新,推动变革,不仅要对中华民族故事的知识体系进行本土化创新,还要将创新拓展到与之相关的叙事学、民俗学、传播学等领域,发展本土理论,推动研究范式的变革。通过不断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民族故事理论体系。


(二)锚定文化需求,明确全方位叙事目标


中华民族故事讲述活动始终离不开各族群众,只有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故事才能被接受,才算完成叙事活动,这意味着中华民族故事讲述要及时回应各族群众真实、复杂的精神需求。

一要真实准确全面回应各民族群众文化需求。首先,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相关部门要提升多元文化融合能力,以文化价值观为基础推动思想观念的深度交流。可借力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研究学者、从业人员等,实现精准创作和供给。其次,要推动故事表达的科技化创新。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中华民族故事资源充分融合,打造以科技为支撑、民族文化为内容的“故事集群”。最后,要坚定不移地走精品创作路线,打造一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中华民族故事精品,并在艺术形式、表达方式、传播形态等方面不断创新。

二要加强对民族地区特殊群体文化需求的关注。民族地区的农牧人群、妇女少儿人群、宗教人群等对中华民族故事的需求重点不同,因此要注重内容供给的针对性、贴近性、适用性。要明辨这些特殊“受众”的内涵与外延、创作及传播活动的特殊指向和主体性追求,创作出既符合他们普遍心理需求,又具有民族特色,还兼具民族团结教育内涵的中华民族故事。在此过程中可发挥民族地区群众文化队伍的重要作用,全面把握民族地区群众的主体性特征和偏好,消除认知误区。

三要将群众文化需求融入中华民族故事创作全过程。首先,要把握人民性特征,将满足各族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作为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将人民为“美好生活需要”所付出的努力作为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基础和支撑。其次,要把握认同性特征。中华民族故事的内容要有足够吸引力,能满足各民族群众的深层次文化需求,回应社会文化氛围的变化和文化思潮的变革。最后,要把握引导性特征。中华民族故事的创作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聚焦于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坚定不移地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弘扬时代主旋律为己任。


(三)根植于文化沃土,激活全民族叙事活力


群众文化作为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应当依托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不仅“代表着特定的文化形态,而且还在丰富的实践过程中被赋予了稳定的意义,成为持续产生影响力的一种观念”2。要想形成全民族故事“大合唱”的繁荣景象,必须重视各类群众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一要扎根于民俗生活文化。直到现在,许多地区的民族故事资源还未被充分挖掘。它们存在于各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因此,“不能忽略作为口承文学和生活之学的民间故事本质”3,要超越依托故事表现形态、主题、类型、艺术特征的技术分析,把握各民族地区故事蕴藏的知识伦理、生活美学、社会秩序等,结合各民族群众文化活动和民俗民风,强化中华民族故事与各民族群众日常生活之间的互生性、互文性、互动性。

二要在“两个结合”中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故事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重要元素,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必须立足“两个结合”。一方面,要将中华民族故事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中华民族故事内容中展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以复调叙事突出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和把握时代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要将中华民族故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创作出自古以来各民族群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国家统一、共生和谐的故事,从而不断传承各民族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民族精神,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要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宝库。首先,要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蕴丰富,蕴含着各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要讲好民族体育文化相关故事,促使民俗体育文化融入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实践中。其次,要尊重与保护宗教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历史中,宗教文化促进了民族间思想交流交融。要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深挖宗教文化内涵,保护宗教文化遗产,彰显宗教文化故事的当代价值。最后,要推动建筑文化和饮食文化创造性发展。建筑文化和饮食文化承载着民族特定的象征意涵,有助于弥合文化鸿沟。可借助传统节日、仪式庆典、影视作品、话语叙事等,讲述建筑和饮食的故事,强化民族身份认同。


四、结语


从群众文化视角认识中华民族故事,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逻辑、文化逻辑和历史逻辑,识别蕴含在中华民族故事中的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谁来讲、如何讲、

如何评价中华民族故事,是一个大命题,事关全体中华儿女对国家的认同、民族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有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讲好中华民族故事需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需要培养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热爱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故事创作者和传播者。


作者:周建新,系中国传媒大学科学研究处处长,中国传媒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王燕妮系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








澄江县| 盖州市| 平和县| 安远县| 兴隆县| 定西市| 嘉鱼县| 闸北区| 大冶市| 葵青区|